首  页 > 正文
康复治疗学
供稿单位: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18年04月27日 14:44 文章阅读数:

招生层次:本科

学位授予门类:理学学士

一、专业概况

(一)北京城市学院康复治疗学

北京城市学院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定位于“培养服务现代城市发展与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突出学用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切实保障学生掌握相关工作技能。结合北京市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本科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和特色,采用“错位培养”方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人才,满足北京医药行业对康复治疗学人才的需求。

北京城市学院目前开设的护理学、中药学、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与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有密切关系,将积累的办学经验进行整合与提升,促进康复本科教育的顺利开展和进步。

(二)康复治疗学专业简介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整个医学体系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分支,是有关促进病、伤、残者的康复医学,是应用与功能障碍康复有关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处理的医学学科,即应用医学手段使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得到康复的医学学科。康复医学已与保健医学、预防医学及临床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的四大分支。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引进了现代康复医学。随着现代康复医学在我国的发展,康复技术人才教育(康复治疗学教育)也成了整个医疗体系、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我国的康复医学卫生事业起源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仅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只有极少数医学院校开始探索专科及本科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且发展缓慢,当中停办了几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所带来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我国加人WTO后,公众对生活质量和对医疗卫生服务有了更高的追求,康复治疗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康复领域的高等医学本科教育更是起步较晚,2001年南京医科大学在全国率先设立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后,首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等院校先后开设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到目前为止,全国包括中职、高职高专、大学本科共有200多所左右的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学(技术)专业。截止到2014年,有80多所院校能够进行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这为我国康复医学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康复技术人才,为康复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必要前提和保障。

(三)康复治疗学人才需求

社会需求:最新《世界残疾报告》显示,全球有10亿多人存有某种形式的残疾,且数量持续增长。2014年9月,第九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为8500万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有5000多万。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正在加快,预计到 2015 年,将会有2.16 亿老年人口(其中会有超过7000 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今年8月17日,国务院通过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未来5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将从当前的1.78亿增加到2.21亿,比重也将上升到16%,各种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社会对康复医疗将有巨大的需求。

政策支持:随着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康复医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日益提高,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生命质量的追求愈来愈高,对康复的期望愈来愈强。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党和政府提出了“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相结合的医疗改革原则,中国将逐步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心理—社会—生物”医疗模式转变。2014年4月,卫生部明确指出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应当按照《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独立设置科室开展康复医疗服务,满足人们对康复治疗的需要。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9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发展运动康复”,涉及康复学科的多个重点领域,庞大的伤残群体和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在新的医疗模式中,康复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同时对康复人才的需求也将出现井喷式的增长。

培育现状:近年来,康复医学在我国快速发展,每年经正规培训毕业的本科专业康复治疗师供不应求,根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康复治疗师的需求量至少为30-40万人,而目前从业人员只有2万名左右,其中,专业康复治疗师只有5000多人,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匮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截止到2013年,全国已有72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本科教育,113所普通院校开设了康复治疗专科教育。规范的高级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明显滞后于康复医疗机构和其他事业的发展,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数量更加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保健需求。

二、专业特色及优势

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本科生最大的特色是以社会需要、就业为导向。它与人才市场紧密联系,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具有各科疾病康复治疗和评价工作的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

特色1: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构建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康复治疗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突出能力培养,以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按照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见习到实习互相推进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环节的逐渐递进、阶段性强化,环环相扣,反复巩固,形成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基础性实验:包括《生理学》、《系统解剖学》、《功能解剖学》等课程,包括观察血液、组织、观察人体解剖标本等,加强学生对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2、综合性实验:现有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康复评定学》、《运动疗法学》、《言语治疗学》、《儿童康复治疗学》等。每门课程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实验课,且实践课程均在医院进行,充分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动手实习机会,让学生早接触临床,加深学生对本专业和未来工作方向的思考和认识。

3、创新性实验: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完成相应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见习、实习互相推进,贴近临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小学期见习,初步了解康复医学及医学相关知识。通过课程临床见习,深入体验康复治疗学专业。通过毕业临床实习,努力夯实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从事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的能力。

特色2:围绕各种康复治疗技术或康复训练方法,突出实践特色

康复属于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教育应突出实践的特点,突出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更需要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规范系统的操作技能。在教学计划安排中应加大课间实习(见习)和毕业实习的比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技能、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适应康复医疗市场的需要。

特色3: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挖掘学生自我成才的潜能

在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注重挖掘学生自我成才的潜能。通过专家讲座的建设,使学生把握康复治疗学的发展方向,了解康复治疗学的前沿,从而激励、影响和转化学生,提高学生求知欲和接受知识的观念。另外,通过平台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之间渗透,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拓宽思维,培养学生明确的自学、发明、创造等科学精神,并按社会需求通过自身不断努力成为有用人才的方法。通过“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等多种措施,培养学生在“学会学习”的同时,“学会做人”、“学会做事”,鼓励学生通过公共选修课、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等,发展学生的爱好,展示大学生风采,树立自信、自强精神,培养团队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有责任感的公民而努力奋斗!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适应社会经济及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符合未来高等康复治疗学教育要求,具有较强敬业精神、协调能力和良好心理品质,在初步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并熟悉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医疗技能,具有各科疾病康复治疗和评价工作的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医疗、康复机构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四、核心课程

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运动疗法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康复心理学、儿童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等。

五、校内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校内实验技能的培养、临床见习、实习是康复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校人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又直接影响到康复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本专业以北京市先进康复医院为教学实践基地,国内外知名康复专家组成教学团队,在满足对常见功能障碍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训练教学要求外,还根据社会需求打造面向老年与儿童,结合中医技术进行康复的特色技能。

2018年招生专业最终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办公布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