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正文
2021年北京城市学院招生专业介绍——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安全管理)
供稿单位: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15日 10:41 文章阅读数:

一、专业概况

安全是和谐社会的第一基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安全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每年全国因为各类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以上(占GDP的3%-5%)。

2018年1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城市运行系统日益复杂,安全风险不断增大,城市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大幅度提高。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部门调整中组建应急管理部,进一步强调了城市管理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我校城市管理(城市运行安全管理)专业从城市系统管理出发,注重城市管理与现代化城市发展要求,应用新技术进行人才培养,从原有的以行业背景为主的安全技术人才的培养向现有的以技术为基础的安全管理人才的培养方向转变。

二、专业特色及优势

本专业的特色是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具有跨学科、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并致力于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城市为本的安全管理专业。结合城市管理专业优势科目+城市安全技术科目,培养有技术懂管理的本科人才,同时应用虚拟现实和无人机激光雷达技术实现城市规划与管理。

1.“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即把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和人才培养途径三者融为一体,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实训、实践实习三个培养平台,培养“实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现代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应用型人才。

2.战略合作平台优势突出。本专业与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合作,顺应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适应现代城市安全管理需要,了解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基本运行规律,掌握危险物品管理、燃气及地下管网、轨道交通运营、电网运行等现代城市运行安全管理的知识和应急应变技能。

 

校政合作平台

3.专业实训平台基础雄厚。学校结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设计并扩建了符合本专业特点的现代化实训室平台,改进、扩建、升级成占地面积为百余平米的参与式实践教学中心,包括头脑风暴研讨室、多媒体实训室、多媒体案例讨论室等实训平台;同时还新建了GIS实验室、无人机数字采集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占地200余平方米,将一些技术性、操作性、社会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充分利用实验室平台来开展教学工作。

   

专业实践平台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与思维,掌握安全科学技术和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在城市建设部门、城市管理机构、城市规划部门、城市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镇社区、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发展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具有较宽的知识视野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城市的发展规律和管理特点,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规划学的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数量分析技术等工具独立分析、解决城市管理中的诸多问题。

2.具备较强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处理公共关系和公共事务的能力。

3.熟悉我国有关城市管理的各项政策、法规、制度和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管理实务。

4.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写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和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强的城市安全意识,能够分析城市规划各类图纸,具有一定的城市安全规划管理能力。

14D8E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奖

四、核心课程

城市管理学、城乡规划原理、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公共政策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数字化管理、城市社区管理、城市危机管理、城市安全系统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五、实习实践

本专业实习实践平台多元。学校为城市管理专业建立了多个实习实践基地,先后与北京市应急管理局、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顺义城市管理执法大队、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信访办公室、北京市规划展览馆、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员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习与实践平台。

  

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活动

六、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贸易人口带来的巨大流动性,城市公共卫生安全突发事件频发。当前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2019引发的肺炎疫情给我国生产、生活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北京等重点中心城市由于人口密集高、跨境人口流动大,在全国抗疫过程中责任尤为重大,对地方政府的城市管理和城市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化应急管理机制为常态化治理机制对相关学科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学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以下三大类:

1.相关的公务员、事业单位

城市规划与管理(从事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环境治理等工作)

安全与检查(从事安全管理与监察)

防灾减灾及应急救援(从事灾害预防等工作)

2.相关生产企业

安全评价与咨询机构(从事风险评估、安全评价及咨询等工作)

工程建设单位(从事安全培训、职业卫生等工作)

金融保险企业(从事事故分析理和预测预报等工作)

3.社区管理

智慧城市建设

物业管理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