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层次:本科
学制:四年
学位授予:工学学士
一、专业简介
人工智能专业是我校2023年首次招生的专业。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956年由约翰·麦卡锡首次提出,当时的定义为“制造智能机器的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目的就是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思考,让机器拥有智能。
我们所熟知的ChatGPT、GPT4、AlphaGo、AlphaFold等均是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产物。人工智能产业人才需求具有市场规模大、领域分布广、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量大等特点。有机构估计目前国内人工智能人才供求比例为1:10,预测至2025年人才缺口将突破千万。从51job网站2023年1-2月的招聘数据来看,涉及“测试、产品、电子商务、后端开发、前端开发、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八类职能类别,其中近50%的岗位为人工智能类别岗位。其中,算法类岗位、应用开发类岗位和实用技能类岗位的人才需求最为旺盛,包括: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工程师、机器视觉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深度学习工程师、图像处理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及图像识别工程师等多种岗位;在学历要求上,本科层次的人才需求最大,占比57%。
人工智能是典型的学科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北京城市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将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要应用领域,加强同北科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研究所等科研院所,以及亚信科技、阿里巴巴、百度等人工智能龙头企业合作,重点培养学生在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处理方向的实用前沿技能。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北京区域经济及行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面向产业链应用层,能够系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练应用经典智能学习算法和流行深度学习平台框架,具备智能系统开发、智能模型训练、优化与封装、模型压缩与部署、智能数据挖掘与处理等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智能算法工程师、智能图像及视觉处理工程师、自然语言处理工程师等岗位,并能进一步深造的高素质应用科学型技术人才。
三、专业特色
(1)师资力量雄厚
本专业师资将以信息学部专任教师为主,以校外实践基地和相关知名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为辅。本专业组建的师资队伍中拥有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城市学院名师,拥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接近8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者副教授以上职称。近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获得北京城市学院教学成果奖多项。
师资队伍中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控制、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及多智能体、数据挖掘、智能传感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等。教师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有较深的理论研究和丰富的工程实践,为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保障。
(2)校企联合授课的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为每位学生都配备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从专业课程及岗位技能进行双向指导,并邀请一线企业的人工智能领域工程师走进课堂,每年定期举办百度人工智能科学训练营、华为人工智能集训营等,带领学生全面掌握领域最前沿、最实用的技术。专业目前已与百度、华为、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航天科工集团研究所、亚信科技、时代凌宇、梆梆安全、北京金信网银金融、金蝶软件、阿里巴巴等企业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3)真实的企业项目实训教学和先进前沿的智慧学习环境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学以致用、场景化案例式教学为宗旨,通过引入丰富的行业企业案例资源,从大一开始每学期就为学生安排项目制实训,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并熟悉了解企业项目开发的整个流程,为今后进入公司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部创建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环境,并通过配套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专业实训课程、科技竞赛、实验操作环境为学生创建了智慧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更便捷、更有效、更全面的理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
四、课程设置
大类平台课(必修):程序设计基础,电路与电子学基础,人工智能程序设计(Python)、大学物理、人工智能数学基础、工程认知;
专业核心课(必修):数字逻辑与EDA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信号分析与处理、Linux操作系统、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与可视化技术、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自动控制理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智能感知技术;
专业方向课(选修):机器学习系统与平台实训、模式识别与特征工程、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硬件开发、计算机视觉案例分析实训、语音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及应用、认知智能与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案例分析实训、最优化理论、现代控制工程、强化学习、图神经网络、智能机器人、多智能体系统、博弈论、人工智能伦理与法治、脑科学概论、认知心理学。
五、实习实践
学校建有独立的信息技术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超3000多万元。信息工程实践中心先后建立了各类实训实验室,有大数据分析实训室、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现拥有“私有云与大数据实训中心”更是集私有云计算、云存储、云服务和网络工程实践教学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实训平台,为全学部师生提供了线上线下相结合、随时随地教与学的云服务教学环境。
本专业计划建设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创新实践教学中心,集智能交互感知、智能控制执行、高速联接传输和高性能建模计算等于一体,使AI赋能教育教学和双创教育,以“智能+”方式拓展和提升各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培育符合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高端应用人才,也为人工智能专业建设及未来人才培养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条件。
六、培养成果
近年来学部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大创项目及竞赛获奖情况丰富,主要集中在机器人(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强化学习应用等多个领域。代表性的成果如下:
学生大创项目
学生获奖
学生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
七、职业前景
人工智能是当前最热门的技术领域之一,其职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算法设计、数据分析、软件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就职单位涵盖各行各业,包括:互联网科技企业、高新信息技术企业、银行与金融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