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正文
2024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生物技术
供稿单位: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4年05月20日 09:22 文章阅读数:

一、专业简介

北京城市学院自1997年开办生物工程专科专业,2004年增设生物技术本科专业。专业办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生物医药行业需求,服务于首都生物医药产业实体,精准聚焦疫苗制品、抗体药物等重点领域和基因检测、细胞治疗等新兴领域,导向发力,培养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扎实、实践创新和就业适应能力过硬的应用型生物技术本科人才。

专业强调实践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始终坚持产教融合、双元育人,2011年挂牌成为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即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2015年起开办“G20工程应用型人才定制培养班 ”,2018年增设“生物医学技术”培养方向,逐步形成了依托产业联盟的,具备校企双元赋能、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特色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提高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在校内完成三年专业教育,通过选拔后进入用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习实践,实习结束后择优录用,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二、培养目标

专业依据现代生物学与医学的发展趋势,聚焦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进展,立足于服务首都经济建设与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够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与个人修养,具有创新创业素养,掌握扎实的生命科学与医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熟悉现代前沿生物技术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可在生物医药及其相关健康产业、科研机构、医院中心实验室等从事产品研发、技术服务及科学研究等工作,服务于基因检测、免疫治疗、神经科学、再生医学、微生物组学、生物信息学以及合成生物学等新一代生物技术领域的高素质生物医药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特色

生物技术专业获评2021年度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置“培养目标精准化、培养方向动态化、知识体系综合化”的课程体系,拥有一支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构建了校企全程合作的“2+1+1”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高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就业态势总体良好。

1. 构建“2+1+1”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贯彻“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构建“2+1+1”人才培养模式,前两年通过基础课、核心课的学习夯实基础;大三年级进行分方向培养,在继续完成核心课的同时,选择生物医学技术方向或生物制药方向进行学习;大四年级专业发挥G20订制培养优势,集中安排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进行实习,实现人才培养个性化、培养目标精准化和课程设置动态化。

2. 课程设置体现“宽口径平台支撑多就业方向”,通过大类平台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课程的设置,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达到生物技术行业本科人才准入的基本业务规格和标准,通过课程设置的“宽口径”达到就业的“宽口径”。

3. 为建设成为培养质量好、专业特色强、社会美誉度高的一流应用型生物技术专业,专业聚焦产业发展、把脉岗位需求,顺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方向,个性化开设生物医学技术方向课程,使学生更胜任基因检测、遗传咨询、细胞治疗、精准医疗、人体微生物组学等新兴生物技术领域的工作。

 

四、课程设置

1. 专业核心课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医学免疫学、医学遗传学等。

2. 生物医学技术方向特色课程: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肿瘤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生物技术前沿讲座、精准医学概论等。

 

五、实习实践

专业以“立足专业特色、拓展实践内容、创新实践方式、强化课外实践”为原则,构建多环节、全过程、立体化、全方位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建成包含实验课程教学、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专业科技活动、科技创作、社会实践等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间断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构建全过程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在空间上相结合,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在时间上相交叉,实现立体化的、课内课外与校内校外沟通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

注重实验技能的训练,兼顾创新能力的培养。

专业的实践教学定位准确、特色鲜明,致力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数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专业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岗前综合实训和校外专业岗位实习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毕业论文、科研训练、学科竞赛等培育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专业不断地加大投入,在维护好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合作单位,特别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生物医药企业。在知识与技术更替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使学生具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拓展能力,获得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

 

 

六、培养成果

专业培养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实践创新核心能力强,在各类竞赛中获得佳绩,在各类科研中取得丰硕成果。近五年来,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iGEM(国际遗传工程机器竞赛)、“挑战杯”竞赛等重大赛事中累积获奖超过300人次,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实培计划等学生科研项目、专业教师科研项目、共同体成员单位科研创新项目及企业产品项目累计超过200项。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不仅能适应传统生物制药领域的工作,更能胜任基因检测、免疫治疗、神经科学、再生医学及合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的工作。毕业生专业技能强,操作上手快,就业适应能力强,就业质量好、起点高。半数以上的毕业生与以G20企业为主的生物医药企业签约就业,部分毕业生服务于科研院所、医院、大学等事业单位,或在国内外深造。

 

 

七、发展前景

1. 专业发展前景

生物技术是21世纪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将引领的生物产业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解决人类重大问题的突破点。生物产业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大和长远的影响。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行业形势大好,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特别是生物药制造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获利前景。依托首都生物医药行业布局的需求,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

2. 部分学生就业单位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有: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北京市实验动物中心、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博奥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有限公司、北京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军科华仞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北京热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

3. 适宜学生工作的岗位

学生能够在生物医药产业中的生物制药、细胞治疗、精准医疗、体外诊断、CRO服务、合成生物学等细分领域的生物技术或生物制药公司从事研发、生产、质控、市场等岗位的工作,以及在开展生物学相关研究的科研机构、医院、高校等单位从事科研助理、实验室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