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正文
2024年北京城市学院拟招生专业介绍——文化产业管理
供稿单位:招生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4日 14:28 文章阅读数:

一、专业简介

世界正在迎来数字人工智能时代,国内外社会发展也已经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公众对文化服务以及文化产品的需求变革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巨大发展。另外,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以及国家对外软实力的提升也需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国家和北京市的“十四五规划”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描绘了宏大的愿景。

所谓文化产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是指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中,将其描述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8年版)中,将其分为三层,共计9个大类,43个中类,146个小类。实际上,文化产业包含了两个层面,即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

纵观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既包括具有独立创造精神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也包括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所谓文化产业管理是“指文化产业组织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不断进行的一系列有意识、有计划的协调活动。”(李向民)文化产业管理的结构涉及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其中,中观层面(比如区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区域文化产业的重大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的行业管理等)和微观层面(如文化企业管理、文化非营利机构、文化产业的项目管理等)的人才需求最为广泛。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以培养从事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为目的。这些从业人员主要涉及在文化产业管理主体(如政府机构、行业协会、文化企业、公益组织、中介组织等)中,从事文化产业活动(如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传播与销售,文化项目策划,文化企业的运营管理等)的相关管理工作。

目前,全国虽有多所高校设有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但是很多高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都强调的是历史学或者汉语言文学以及艺术学的基础,而相对不足的是工商管理的相关能力和知识。我校文化产业管理尤其强调该专业的管理学属性,专业贴近文化产业所需大量微观主体的经营管理人才的特征。我校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聚焦应用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具体工作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丰厚的文化和艺术素养,了解数字人工智能时代背景、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和法规以及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扎实的文化产业学知识,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项目策划以及管理经营能力、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该类人才既可以在城市文化企业、产品交易市场、画廊、拍卖行、网站、文化传媒公司、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从事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文化产品营销、文化项目的策划实施、新媒体的运营与管理以及文化经纪等工作,也可以在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机构从事文化事业的管理工作。


三、培养特色

专业依托首都文化产业资源和我校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强调管理学、经济学和文化艺术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并使之相互渗透融合;强调课堂专业知识教授与校内、校外专业实训、实习有效融合;强调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与专业知识学习相融合。专业尤其注重培养“懂经营、通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在夯实基本素养的基础上,建构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行能力。


  

  


(一)依托首都 服务首都

从首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出发,专业瞄准的是“城市文化产业管理”的定位。在这一专业定位基础上,本着契合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的目的,培养受过严格训练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尤其是从国际大都市、首都北京的城市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需要出发去培养人才,回应北京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诉求。这类专业人才可以在北京营利性的文化企业从事运营管理、文化产品营销、项目策划以及文化经纪等工作,也可以在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二)能力和素养并重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培养的是了解数字人工智能社会背景,具有文化艺术和文化产业学素养的,具备经营管理、展示策划和交流沟通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我校借助经济管理和艺术管理学科的优势开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教学计划中,通过以管理学和经济学为主干学科,打造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管理类课程的学习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展示策划和交流沟通能力;通过文化类课程的设置夯实学生的文化产业学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拥有完善的实习实践体系

为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专业借助北京市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优势打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北京市拥有大量的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企业和公共文化机构,这些行业机构以及北京市基层文化建设、大量的节庆活动都需要数量众多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北京文化产业的现实状况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专业借助这些优势资源构建了完善的“校内实践+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已经与顺义文旅局、文投集团、中保文创、朝阳八里庄街道、朝阳文化中心、北京诺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娱众禾、中央文化和旅游干部管理学院等达成合作意向,并承办了顺义文旅局博物馆特展项目、参与了文投集团双年展项目,参与了八里庄街道与朝阳文化中心合作筹建的纺织博物馆的建设等工作。

(四)师资队伍学有专长、经验丰富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拥有一支校内外专家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来指导专业的发展。这些专家有来自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也有来自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校内专职教师,所有教师均拥有博士学位,老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这是一支专业素质过硬、学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团队。专业教师授课水平高,深受学生喜爱,团队中禹磊老师、颜煌老师获得“金枫奖”我最喜爱的教师称号。刘希庆老师、禹磊老师授课得到督导好评,荣登光荣榜。

专业老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非常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老师指导的大创项目、“互联网+”大赛中多次获奖,指导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我校禹磊、颜煌老师指导的学生项目《区块链溯源助力大兴南小营村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开发》在2022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中获得“一等奖”。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与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意城市蓝皮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合作调研,师生已发表行业报告数篇,我专业教师颜煌老师作为蓝皮书作者受邀出席以“创意创新创造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3中关村论坛系列活动——创意城市发展论坛暨蓝皮书发布会。与行业报刊《燕京创意文化产业学刊》建立实践育人机制,已形成师生持续每年调研供稿阵地。

以“文创中国:两岸文脉与数智人生”为主题的2023白马湖论坛暨第二十二届两岸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联盟大会在杭州师范大学举行。我校颜煌老师作为分论坛发言嘉宾、优秀论文获奖作者受邀出席。

以“传承创新,共建未来”为主题的新时代民族艺术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颜煌作为专家主题发言受邀出席,其发言内容围绕文艺市场发展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育人建设主题。经济管理学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未来将与中央民族大学共建学科教研平台,为我校文化产业教学创新拓展合作渠道。


  

  


四、核心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产权法、文化产业园区运营与管理、文化项目管理与策划、沟通与谈判、企业战略管理、文化产业概论、文化产业管理学、艺术管理概论、文化产业商业模式、文化资源开发与管理、文化经纪人实务、媒介经营与管理、中国古代文化史、西方文化史、ERP沙盘实训、营销综合实训等。


五、实习实践

我校“临空经济产业人才实训中心”为专业学生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实训环境,专业建设有各类专业实训室,能满足学生在校的实训需求。专业与北京多家知名文化企业合作,利用北京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大型的文化活动。相关文化企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的实习指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工作能力的提高。

(一)校内实训资源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拥有多间实训室,可以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二)校外实习实践

我校依靠多年办学经验,积累了一批优质的实习单位,为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2022年,我校学生参加了文投集团主办的双年展项目,获得企业一致好评,并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岗位。


  

  


七、培养成果

(一)举办多类讲座,拓宽学生视野

为了拓展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视野,了解经济管理发展的前沿,培养创新创业思维,提升文化素养,专业聘请行业专家给学生开展各类讲座。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谈判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创新创业、学科竞赛与专业社团打造了过硬专业素养

经过专业教师们多年的努力,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获得国家级或北京市级立项,众多同学在专业实习实践环节表现优异。学生项目《区块链溯源助力大兴南小营村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与开发》在2022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中获得“一等奖”。两个项目在2022年全国互联网+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两个项目在2022全国大学生创意策划大赛中获奖。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论文《首都运河文化创新建设与发展研究-以大运河文化公园(通州段)为例》在“2022清华文创论坛”发表。

(三)丰富的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设有CIM青年社专业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读书会、参与专业讲座、考取专业证书、参与教师科研等工作,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八、发展前景

习总书记在考察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时强调:文化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文化和技术深入结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长,这既是一个迅速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巨大的人才蓄水池,必须格外重视。

北京市提出到2030年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意之都,在世界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要占有重要的地位。由此,北京市早在2006年发布的《北京市创意文化产业分类标准》中,就把文化创意产业分为了九大类: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北京文化企业众多,其中有一部分分布在文化产业园区,即文化集聚区。北京市政府分四批公布了30家文化产业集聚区,这些集聚区覆盖13区县,汇集了超过1万家的文化创意企业。这些企业和文化聚集区尤其需要文化产业管理的人才,那些具备管理经营、展示策划能力的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一定会在这些企业和集聚区的管理部门找到发挥才智的舞台。

除此之外,首都还拥有大量的公共文化机构,包括博物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图书馆、档案馆、美术馆、文化中心(馆、站)、少年儿童活动中心等,这些机构需要文化管理人才;北京市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北京大量的节庆活动也需要文化管理人才。

文化产业有着光明的未来,尤其在数字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更显其独特的价值,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